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9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瞻仰、欢呼、排山倒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等词。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3、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读了题目,我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概。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
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三、抓住“一齐”,品读“典礼”
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指名读,指导朗读。
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①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②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③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理解“宣告”与“声音”指什么。
出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的视频,体会“庄严”和“雄伟”
④看画面,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圆明园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杀、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等画面
老师解说
⑤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指名读
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
理解“瞻仰”一词。
②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品读“站”
4、对比感悟描写群众掌声的句子。
①出示句子: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观礼台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②比较句子的不同,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
2、布置作业:抄写、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篇2: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回顾导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复述一下开国大典的过程。(注意课文的写作顺序)
2、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3、作者是怎样写出大典的庄严和场面的热烈的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继续学习。
二、细读课文,学习重点
(一)典礼过程: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5-10自然段,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让你自己感动。
提示:(1)你觉得哪些句子,表现了大典的庄严气氛,大声地朗诵你选的句子。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人民群众怎样的心情。
2、教师点拨:
(1)读一读你划出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说说群众们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呢?
A、重点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排比气势。)
B、想象说话训练:
中国割让领土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 );
国民党一再提高物价,并强迫老百姓当兵打仗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 );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消息全国时,人民( )。
(2)典礼因毛主席的参与,而更加庄严而隆重,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对毛主席的印象和了解,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并指导朗读毛主席说的两句话。)
A、再读表现群众心情的句子,把关键词中的情绪读出来。如“一齐”、“瞻仰”、“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欢呼”……
B、教师小结:群众的反应,一方面是激动、自豪心情的抒发,另一方面表现出人民对毛主席的'拥戴,也衬托出主席高大的形象。
(三)精读阅兵,借鉴写法。
1、默读11-13自然段,完成以下思考:
A、开国大典的程序很多,为什么只有阅兵式花的笔墨最多?
B、“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
②对照12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出解放军的风姿的。
(注意体会描写顺序、修饰词的作用。)
③感情朗读这句话,再次体会人民的心情。
2、写法小结:
阅兵表演的直接描写和群众反应的侧面烘托,使大典的场面更加欢庆,内容更加具体。
四、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1、课文不只在典礼过程中描写了人民群众自豪和激动的心情,在其他部分也突出了这样的情绪,你发现了吗?找出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上的“红灯”、“红旗”,群众的“掌声”、“欢呼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语言文字去感知 ……此处隐藏15688个字……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文”)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能力拓展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自选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篇19: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初步感受典礼的隆重、盛大和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开国大典)读一读,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把你所了解的告诉大家;若不明白,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2、指名说。
二、自学读文
1、初读课文,你觉得该完成哪些要求?(指名说)
2、出示要求:
自学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把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划出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用“”)
3、学生自学,并拿起笔来圈圈划划。
三、检查
1、通过自学,你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了吗?对照自学要求,一项一项讨论。(指名说)
1) 挑几个容易写错的词写一写。再默写下列词:
诞生 协商 瞻仰 检阅 率领 排山倒海 吹拂
(互相检查、批改;纠正错别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2) 提出较难读的句、段;(指名读)
同桌比读,并用☆△表示你的评价。
2、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1) 文中解释课题的是哪句话?
2) 还读懂了什么?(指名继续说)
①从参加的人及人数,看出什么?读一读(隆重、盛大)
②会场的布置觉得怎样?读一读(庄重、肃穆)
③群众老远赶来,那么早赶来,说明什么?读一读(热情高涨、激动、兴奋)
3、还有吗?(板书: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1) 看板书,对照课文,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 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1――4 5――10 11――13 14――15)
分段时,文中有些句子已经帮我们起到了提示作用,你找到了吗?(指名说)
3) 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自由说,指名说)
四、总结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呢?(指名说)
2、启示下堂课内容:这样隆重、盛大的开国大典,你想不想参加?好,下堂课,让我们也跟随群众的队伍,走进会场,去感受那一份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作业:作业本第1、2题。
板书
会场1――4
典礼5――10
开国大典 阅兵11――13
游行14――15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