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中国设计报告多篇

时间:2025-07-14 07:11:16
中国设计报告多篇(全文共11240字)

[摘要]中国设计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中国家具设计调查报告

前言:技术的创新永远是一个行业欣欣向荣的必要保证,如果比尔.盖茨没有那惊世的电脑才华和技术,相信微软也绝不能成为当今it界的领导企业。同样,在属于制造业的家具行业;对设计的要求也非常高,只有灵感的火花被设计师瞬间点燃,才能产生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关注家具,关注设计,中国目前家具设计的本期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到详细的了解。

一、全球家具业统计

全球家具总产值

上世纪80年代,全球家具总产值为800亿美元,xx年全球家具总产值为xx亿美元,其中:7个主要工业国(美、意、德、日、加、法、英)占63%;所有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其中中国和波兰发展迅速)

中国家具总产值

1983年中国仅有家具企业3400多家,从业人员36万人,家具总产值22亿元。xx年,中国有家具企业5万余家,从业人员500余万人,家具总产值2040亿元,约200多亿美元,占世界家具总产值的10%,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家具生产大国。

全球家具贸易总额

xx年家具国际贸易总额约为530亿美元,家具出口最多的国家为意大利、中国、加拿大和德国。根据csil预测,xx年全球家具贸易已越过630亿美元。

中国家具出口总额

xx年中国家具出口总额为53.76亿美元,约占全球家具国际贸易总额的10%,xx年中国家具出口总额为73.33亿美元,仅次于意大利。但据法国《论坛报》报导,从1994年至xx年中国家具出口增加了33.5%,达97亿欧元,在世界家具市场所占分额达16.2%,超过意大利,成为第一家具出口大国。

家具消费

全球家具消费最多的三个大国是美、日、德三国,其中美国年消费家具669亿美元;日本年消费家具324亿美元;德国年消费家具245亿欧元,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家具消费总额的60%。

在世界家具工业大国中,年消费家具超过100亿美元的还有意大利、法国、英国、中国和巴西,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消费大国之一。中国家具消费市场已成为国际化的家具大市场。

近20年来全球家具制造技术飞跃发展

结构进步:由传统的榫印结构→32mm系统全拆装结构。

设备进步:由传统技术→数控机床、机器人。

生产方式进步:由大批量生产方式→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精良生产,即时化生产、大规模定制)

产品标准化进步:由传统的标准化→具有无限选择的标准化。

二、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与变化

全国家具主要产区基本形成

珠江三角洲产区:深圳、东莞、顺德、广州、中山;

长江三角洲产区:江、浙、沪;

环渤海湾产区:京、津、河北、山东、辽宁;

中西部川陕产区:重庆、四川、陕西。

此外,还有黑龙江和福建两省也是家具企业集中的产区。

家具生产链基本形成

上游产品生产链:各类人造板、复面、封边材料、涂料与胶料;

中间产品生产链:各类家具零部件;五金配件;装饰部件。

终端产品的组装与营销。

家具工业园区建设风起云涌

以地方家具协会牵头的地域性的家具工业园;

以大企业领头的家具工业园;

以某类产品为主家具工业园。

家具市场规模宏大

目前,全国家具营销总面积达2500万平米。主要有如下类型:

大型家具集散地:如广东顺德乐从家具一条街,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苏州里口家具一条街达40多万平米。

家具商厦:如人事专业家具营销的遍布全国的“金海马”、“吉盛伟邦”、“红星”等。

家居广场:将家具与装饰材料,家居用品和饰品相结合的商业广场,如“好百年”、“百安居”、“美克.美家”意大利生活馆等。

专业家具市场:如中山大涌的红木家具市场,中山三乡和宁波慈溪的古旧家具市场等;

其它营销场地:百货大厦内的家具商场和分散的家具品牌店、专卖店等。 三、中国家具设计现状

家具企业新产品开发模式

自主开发:靠企业内部组织人力开发新产品;

委托设计:委托执业的专业设计公司或委托高校的设计所开发设计;

借国外设计师设计:引进外国设计师驻厂设计,开发海外风格或结合中国文化进行设计;

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家具产品风格和档次定位的依据

海外市场客户需求导向(oem)

国际展会时尚导向(仿造跟风)

国内市场需求导向(趋向化设计)

设计师队伍的组成

企业培养的设计师,许多知名企业老板本人就是设计总监或主任设计师;

高校培养的设计师,主要来自林业院校以及设有“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相关高校;

国外设计师的加盟。

家具设计师的类型

驻厂设计师;

执业设计师;

自由设计师。

【第2篇】中国设计企业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

上个星期,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和“视觉中国”等单位举办了一场关于“创意精英”的评选活动,作为参赛者我参加了颁奖晚会,在那次晚宴上,我明显地感觉到了两个信息。第一:行业又在洗牌了,与会的企业基本都是这两年涌现出来的新兴力量,五年前活跃在设计舞台上的“著名”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一打听,不是已经转行就是陷入了高成本的深渊,不能自拔。难道我们的行业如此短寿?最近我拜访了对我有着启蒙意义的一位前辈掌管的设计公司,经营的惨状令我感到非常伤感,50多岁年纪的名师,依然生活在彻夜加班天明提案的生活状态里,我对行业感到恐怖。第二个信息是乐观的:整个行业都在企盼着中国创意产业大势的兴起,振臂呼吁着政府应该给予支持,那种神往的表情,仿佛一幅油画:夜空里悬着一大块烙饼,与明月争辉,人们仰面朝天呲着牙咧着嘴,等待着烙饼的下坠。

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情绪代表着行业里两代人的观念冲突,而有趣的是我自己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原因,恰恰被夹在了两代人的中间。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冲我轻蔑地说:“早该死了,你们这帮没有思想的家伙,要知道自古创意出少年。”疲惫不堪的中年前辈却无限感伤地对我劝告:“年轻人,我们的生存空间实在装不下你那些所谓的理想。”

这种思想的碰撞,令我在这一年对行业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很多思考,这些思考的结果构成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我对行业有话说。

第一:生存现状

我们的行业实在称不上一个像样行业,原因是至今没有几个成功企业化的机构,按照现代企业的生 ……此处隐藏6384个字……筑设计和室内装潢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因为发展过于迅猛,近年来逐渐呈现出饱和状态。

③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指构建起是人与人工制品信息传达的桥梁,主要是对其操作外观和交互理念的设计。近年来it行业和手机、便携式电脑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了此种设计领域极大的市场。

④平面设计

指拥有艺术性和专业性,对通过视觉做出表达和沟通的方式进行设计的行为。平面设计通过文字、图片和符号,向受众来传达信息。平面设计师一般使用摄影、视觉艺术和技术等手段表现原有目的。在出版、广告媒体、等行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⑤ 服装设计

顾名思义,就是对服装、饰品等通过款式、材料等元素的设计来达到功能性和美学角度目的的行业。

总的来说,从整个设计市场的宏观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大的市场产值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是设计市场的总体趋势。而市场对于设计产品的需求趋势也是向着更高的审美品位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来推进的。

2:中国设计市场发展情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两地,因其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对于设计市场尤其是工业设计市场有着极大的需求,所以其设计市场发展最为发达。下图为2022年设计市场每万人拥有专利数、商标数,可以比较直观的说明这一问题。

近些年,各类设计市场发展迅速,增速明显。以设计市场中的主要分类之一的工业设计市场为例,2022年,全国工业设计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600多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4.5%。其中,上海市工业设计业实现产值685.71亿元,增加值187.45亿元,增长率达37.6%,是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的。广州市工业设计产业直接创造产值约150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1.5%。另外,因为同济大学在设计类专业中有着超强的实力,所以在设计领域里存在一个叫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概念,2022年该集聚区设计市场总产值达170亿元,同比增长21.6%。

设计市场在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因其有着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特点,还有着带动其

关联产业发展的作用。在上海市工业设计市场自身实现产值680多亿的背后,还有着拉动当地工业生产企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的巨大作用。

三:我国涉及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使用swot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框架图。

1:有利因素

① 我国的文化优势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其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独特地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各的地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这也就给我国的设计市场带来了优质的设计素材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如果设计市场的产品能够做好产品与传统文化的良好结合,使得产品的既有优异的设计感、功能性,又能够巧妙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那么中国设计市场必定可以借此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② 我国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各个产业中都培育出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今天,很多已经渡过了最初给国外厂商充当代工企业,或者生产技术含量低的,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赚取利润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打造自己的名牌价值,通过品牌效应,带来更多的品牌附加值。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对于产品设计的提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仅如此,因为各个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竞争者们在产品的性能、造价方面已经达到了很接近的水平。因为边际效应的原因,依靠提高产品性能赢得市场显得并不经济。同时产品造价也基本达到了一个最低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品设计感,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就成了扩大资深市场

占有率的利器。一批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普遍增加了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和投入,给设计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③ 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产业已经被当做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得到大力发展。我国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中也曾提出减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减少通过对自然能源的消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而发展通过管理、创新等途径发展的创新型产业。而设计产业则恰恰符合这些特点。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的关键期,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的目标要求形成新的经济成长思路。在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对于设计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这就给设计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无论是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传统行业,还是电影电视产业、it产业等新兴产业,都有设计产业的用武之地。这些条件都给中国设计产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

④ 产业政策及产业政策及政府部门影响

2022年2月,温家宝总理及相关国务院领导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熹呈送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上做出了“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等重要批示。2022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工业设计”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工信部联产业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把发展设计产业作为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一个方面。2022年11月,全国性的设计产业大会即将在广州召开,为设计产业和市场的定位细分做出最终定义,以便更好地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上进行进一步发展。这些重大利好消息都极大鼓舞了设计业界的士气,也证明了设计产业尤其是工业设计等设计领域已经进入到了国家层面发展计划的范畴内。

2:不利因素

① 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

因为中国设计市场起步晚,所以并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存在一批知名的设计人员和设计公司。导致设计市场商品产量大,产值少。由于对于设计的总体把控、风格形成和策划推进的程度不够,导致了中国设计市场始终停留在各自为战,分散孤立的阶段上。甚至有的设计公司还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山寨的程度上,对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会起到负面作用,使得很多中国企业去了在世界大市场中游走的空间。三星、苹果是典型的依赖工业设计、品牌设计等设计元素制胜的品牌,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企业。诸如海尔、华为等优秀的中国企业更多的是依赖低廉的售价和相对可靠的性能去赢得市场,产品设计在其中所贡献的力量少之又少。

② 设计人才缺乏

我国的设计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正式的设计教育。发展到现在,也虽然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类专业。但是因为教学理念和大环境的影响,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有影响力的设计师比例很低。我国设计专业对于设计师的培养更多的是体现在美术方面的教育,在功能、材料等影响产品实用性方面着力较少。培养设计师的市场理念、商业法则的理解方面更是有所缺失。这就导致了现在中国设计市场的从业者们更多的只能停留在对产品外观的设计上,对产品的结构、功能甚至理念和品牌文化方面知之甚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国设计报告多篇范文。

《中国设计报告多篇(全文共1124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