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05 07:11:44
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精品多篇)(全文共13211字)

[摘要]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论文 篇一

题目:浅析《滇南本草》与现代食疗养生

关键词:《滇南本草》; 食疗养生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有些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500多年前的兰茂先生, 经长期实践总结了应用药物和食物对身体进行治病和调理的经验, 撰写了《滇南本草》, 它不仅是一部价值很高的药物学专着, 为现代云南医药的研究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且十分注重食疗的作用, 对现代食疗养生具有指导意义。书中收载了药物近500种, 涉及当今生活中常见九个类别近百种的食物。通过学习, 浅析兰茂先生对食物的药用价值和运用方法。现分类举例浅述如下。

1 蔬菜类。

《滇南本草》收载的蔬菜类有“藕、金针菜、苤蓝、白菜、青菜、芥菜、萝卜、黄芽白菜、甜菜、菠菜、莴笋、茄子、慈姑、芋头、葱白、韭菜、大蒜 (青蒜) 、茭瓜、茼蒿”等。

以藕为例, “藕, 味甘、平, 多服润肠肺, 生津液…生食令人冷中, 熟食补五脏”[1]。其中藕节是具有止血功能传统的中药, 现代研究认为, 莲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鞣质、多酚化合物、钙、磷、铁等, 具有补血、抗氧化、抗癌等多种食疗效果[2]。

2 水果类。

《滇南本草》收载的水果有“石榴、山楂、枇杷、花红果、苹果、杏、桃、樱桃、李子、梨、菠萝蜜、桑葚子、拐枣、葡萄、橙子、龙眼、荔枝、甘蔗、荸荠、无花果”。

以苹果为例, “苹果, 气味甘、微酸, 无毒。主治脾虚火盛, 补中益气。同酒食治筋骨疼痛, 用蜜酿, 久服延年之品也…”现代研究认为, 苹果含多酚、三铁、果胶、膳食纤维, 具有抗癌、降血压、增强记忆力、促进发育、减肥、促进睡眠的作用。

3 瓜类。

《滇南本草》收载的瓜类有“冬瓜、西瓜、黄瓜、南瓜、甜瓜、葫芦、丝瓜、苦瓜”等。

其中记载的丝瓜“味甘, 性凉, 无毒。主治解热、凉血、通经、下乳汁、利肠胃, 并治痰火及痈疽疮、胎毒”。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的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 丝瓜煎服能治咳嗽多痰[4], 丝瓜果实甘、寒、无毒, 入肝、胃经, 可治身热烦渴, 痰喘咳嗽, 肠风痔漏, 崩带血淋, 疔疮, 乳汁不通, 痈肿等病[5]。

4 豆类。

《滇南本草》中收载的豆类有“南扁豆、毛豆、红豆、刀豆、蚕豆、豇豆”。

“蚕豆”的功效记载为“味甘、性温。开胃健脾, 强精益智, 多服则下气, 眼热”, 现代研究认为蚕豆含有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等。丰富的蛋白质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还能延缓动脉硬化症状;胆脂和磷脂能加强神经细胞的传递, 增强记忆力;其中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 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我国膳食结构中, 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豆类作物[6], 具有健脾、利湿、降血脂的功效[7]。

5 粮食类。

《滇南本草》记载的粮食类药材有“大麦芽、粳粟米、稷米、野粟、粟米、秫米、玉蜀黍”。

其中“麦芽、谷芽、浮小麦”均是传统的中药材, 书中所记载的“玉蜀黍,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胃和中, 祛湿, 散火清热。所以, 今多用此造酒, 最良。”“玉蜀黍”即被称为黄金作物的“玉米”, 含有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具有保护眼睛、抗衰老、抗癌、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功能[8]。

6 河鲜类。

《滇南本草》中记载的河鲜类药材有“田螺、南螺、旱螺、滇池赤虾、白虾、山螃蟹、蟹、白鱼、鲫鱼、鲤鱼、金线鱼、青鱼、泥鳅、花鱼、鳝鱼、乌鱼”。

其中“鲫鱼, 味甘。和五脏, 通血脉。与无味煮食, 补虚损, 温中下气, 痢疾痔漏之症。作美羹, 治胃弱而补中;又治妇人阴疳诸疮;又杀虫消积”。现代研究表明鲫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族、B族, 具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 活血通脉, 温中下气, 主要治疗脾胃虚弱, 纳少无力、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痛肿、溃疡、糖尿病、气管炎、哮喘等。鱼卵亦用于调中补气[9]。

7 小结。

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很多食物也是药物, 能起到配合治疗的积极作用, 通过饮食即达到治病养生的作用。《滇南本草》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地方性本草专着, 通过研究书中收载的药食同源的药材, 对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养生理论, 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乃义, 于兰馥。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2]张长贵, 董加宝, 王祯旭, 等。莲藕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1 (2) :22-24.

[3]王皎, 李赫宇, 刘岱琳, 等。苹果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0 (1) :164-168.

[4]朱清阳。自疗保健窍点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49-64.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 (上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5:791-795.

[6]吴广辉, 毕韬韬。蚕豆的开发利用[J]。粮油加工, 2010, 6:115-117.

[7]李爱萍, 郑开斌, 蔡宣梅。蚕豆的利用价值[J]。粮油食品科技, 2001, 9 (4) :45-46.

论文 篇二

题目:媒体时代宣传食疗养生药膳的方法研究

摘 要:药膳起源于我国几千年来的民间传统饮食习惯和中医食疗配方。药膳是以传统的中医学结合现代烹饪学和营养学为理论支撑研发出的药膳配方, 将中草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搭配在一起, 并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方法制作而成的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食品。食疗药膳因其具有养生健体、延缓衰老、促进机体康复等药用效果, 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传统的养生药膳的推广大多是利用电视广告、书籍进行宣传, 宣传方式的单一性药膳的推广相对艰难。

关键词:养生药膳; 四季药膳; 现代媒体; 户外媒体

一、中医食疗药膳简述。

在全部中药药材中约有500多种药材具有滋补品药膳价值, 占总数的1/10。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书籍记载或民间经验流传以及近代科技加工改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药、食物有:人参、冬虫夏草、黄芪、山药、白术、天麻、茯苓、甘草、当归、首乌、黄精、核桃、芝麻、大枣、熊掌、燕窝、乌梢蛇、甲鱼、薏苡仁、莲子、蜂蜜、枸杞子、银耳、龙眼肉、蜂皇浆等。至于各种配方, 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 ……此处隐藏9616个字……医疗实践者们智慧的结晶。食疗在我国的使用和推广少说也有三千年的历史,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疗和功能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古代的食疗理法进行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无疑将对现代食疗事业的发展和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以下是一篇中医食疗与保健论文,希望能帮助你进行该方面论文的写作。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总结应用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某院中医科行保健咨询者共计56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同数量年龄,性别比例相似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科学化饮食,以此为基础,保健组行中医食疗上述食谱每天食用1次,半年后调查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人数。结果:观察组总不良指标率为7.14%,对照组总不良指标率为26.7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变早期或者痊愈末期,进行辨证施膳,可达到以食疗疾,药攻食补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食疗;中医理论;临床应用

中医食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食物配合药物,以食物之力助药威,实施养生保健。中医食疗可以被称之为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有资料显示,被验证为有效的药食秘方约为30万个,中医食疗被医学界誉为“药理学原始资料”其不但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且也为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中医科行保健咨询者共计56例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区间为21.3-62.4岁,平均年龄为(35.6±1.8)岁。从咨询者体质分型上来讲,详细为:阳虚15例,阴虚13例,痰湿10例,气虚18例。另取同期同数量年龄,性别比例相似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科学化饮食,以此为基础,保健组行中医食疗,阳虚体质者在日常食谱中增加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为:羊肉,生姜,当归,料酒,食盐,旺火将羊肉焯熟后,放入其余材料,文火慢炖。阴虚体质者加食蜂蜜蒸百合:将蜂蜜和百合拌匀,上屉蒸软,含食,片刻嚼服。痰湿体质者使用冬瓜山药汤:将冬瓜与山药放入锅内文火慢炖,经调味后可食用。气虚者食用山药粥:山药与大米共同烹煮,煮熟即成。

1.3观察标准:上述食谱每天食用1次,半年后调查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人数。

1.4统计学原理: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血脂异常者1例,血压异常者3例,无血糖异常情况,总不良指标率为7.14%,对照组血脂异常者8例,血压异常者5例,血糖异常者2例,总不良指标率为26.7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中医食疗理论。

(1)食药合一:食药一体观涵盖药食同功,同理和同源。所谓同功,主要指的是食物除了具备营养价值外,也具备药用价值,例如酸性药物或者食品会先进入肝脏,对其发挥相关影响和作用。同源指的是:食物和药物都来自大自然,食物即可果腹,也可治疗疾病,医药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药食同理则指的是食疗和药物疗法使用方式相同。

(2)天人相应:《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为有机联系整体,人的一切活动和自然存在密切关联性,大自然的变化对于人的生理病理活动存在相应影响。由此能够看出,人类要有效利用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实施保健。

(3)辨证施膳。中医的诊断方式为:望闻问切。将疾病病因,病机经络变化等最为基础性理论,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全面判断症候种类,结合具体结果,实施相关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将来院咨询者依照体质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其选择合适膳食,半年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指标率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在根本上证明,使用中医膳食,能够全面增强患者体质,降低不良指标率。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为辨证施治,其为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黄帝内经》在对辨证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必须辨别其为阳症还是阴症,表位属表还是属里。疾病的温寒性差异,谨慎施药,进而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药攻食补:药物性味存在偏差,且多具备毒性,作用刚烈,通常用于攻邪。食物性味偏小,无毒副作用。通常用来补气,强壮身体。虽说上文提及“药食一体”但从细节上来讲,两者依然存在差异。所谓邪气,主要指的是一些致病因素,比如,细菌,高温等。正气也被称之为精气。主要指的是人体各种精华物质和机能活动与自我调节能力。

3.2中医食疗的相关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以往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发展,当前人们的主流意识为“崇上绿色,回归自然”,这种观念已经被当前多数国家作为研究重点。使用天然化药物替代化学药品对疾病进行治疗,已经成为了当前医疗保健的一个发展趋势,并在临床治疗中突显出优势。

(1)种类齐全:《本草纲目》记载药物共计1892种,在此其中常用食物或者药物就达到了518种。在该论典内,着重论述了亦药亦食的药膳种类,且内容相当丰富,结合食疗的最终目的,烹调手法。在继承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制作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治疗作用来分,主要包含美容,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等。

(2)辨证施食,以食疗疾:食疗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施膳还是配伍,均以中医药学为基础。有学者认为,只有在“三因”制宜为原则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辨证配膳,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食疗效果,进而体现出中医特色。这里所谓的三因制宜,主要指的是结合患者地利,天时,和疾病具体情况,使用适合的治疗方式,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被看做食疗原则。疾病分阴阳虚实寒热,饮食也存在上述特征,如果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内容加以全面区分,则会家只能怪话只能和病情。张仲景所述《金匮要略》中提出了在辨证施膳过程中强化饮食禁忌的必要性。在进行实际临床治疗的时候,诊治对象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病症特征,饮食治疗法适合发病早期或即将痊愈时,在这些阶段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存在体质偏颇现象,因此在中医理论中,上述时间段为辨证施膳的黄金时间。综上所述,在病变早期或者痊愈末期,进行辨证施膳,可达到以食疗疾,药攻食补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会梅,徐桂华,王丹文。中医食疗的理论与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4:69-71.

[2]张悦悦,许鑫。基于主题词表的亚健康人群食疗知识库设计与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5,14:6-14.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精品多篇)(全文共1321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