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德育活动方案(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作为高中部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主任职务已经有几个春秋了,一直以来在董事长高瞻远瞩的“高贵人才”大局观念以及运筹帷幄的“高山景行”决策风范的陶冶下,鉴于自己驽钝,这期间虽说没能领悟到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多多少少积累了些许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千丝万缕,不一而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同仁们交流,难免有不足疏漏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教。
谈班主任工作,主要的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指挥,好似火线上的连长,不仅是学校上层决策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教育者。所以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既然德育工作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生的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重视?以及如何做好呢?
在我看来,德者,智、信、仁也!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智、信、仁”三字。
一、智,就是智慧。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作为一个高中年级的班主任,带领管理全班60多名学生,就好比北极星,学生全都围绕着你,以你为核心。班主任如果没有智慧谋划,仅凭一双手一张嘴随意指挥任性而为,必将寸步难行,迟早会使自己焦头烂额,而且班级也会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到最后不得不请辞换人。凡是走到了这个境地的班主任,都是由于没有运用智慧去管理的结果。道理说得这么高深,好像只有圣人才有这般能力了。不然,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管理经验或者法宝秘籍。在一个正规高效的管理严密的学校,上层领导早已宏观掌控、运筹帷幄,将学校的大事小事考虑周详,安排周密,到班主任这个层面只是要懂得如何巧妙地有效执行,让政策的效力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智慧。
举个非常简单的案例来分析,我们锦弘中学早已为学生量身制定了夏秋两季校服,校服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文化认同,情感皈依。可是在校园里,我们总会发现有些特别张扬个性的学生总是找一些各式各样的理由隔三差五的穿自己的个性衣服,这个现象或许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认同学校的文化,自觉着校服在身呢?这里就是体现德育智慧的地方了。在学校制度的要求规范层面下,面对执拗的特殊学生,则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需要进行耐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学校要让每个人穿校服,其实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和现实境况的家庭,这里面必然有富贵贫寒的悬殊,着装的不同,时尚元素的加入,衣服价格差异、华丽与朴实的截然对比,以及流行的渲染,必然会形成学生的攀比之风,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出生的不满以及自尊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同样校服下的学生就不会有差异有攀比甚至歧视,在一个公平的平等的环境下成长,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把穿校服、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上升到这个层面,自然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打心里面接受,这就是有智慧的德育教育。
进入高三以来,高中部在校长室的领导指挥下,德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改革。比如,一天三遍高喊励志口号、贴励志标语、激情跑操等。刚开始,这种方式或许在部分老师的心里激起了波澜,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搞形象工程。没错,表面上看,这确是形象工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实实在在的。因为我理解为,这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对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对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的培养。这种激情文化的指导正是对董事长提出高中部“塑造一种模式”的激情学习理念的深刻解读与有力贯彻。这就是注入“精、气、神”。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凝聚力必然没有发展的动力,没有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一个班级,无论是哪个类别,创新班也好、普通班也罢,如果也没有凝聚力,没有贯彻好这种激情文化,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松散的、涣散的,成绩也是很糟糕的。
今年的高三,我接手了一个普通理科班,据了解,这个班自从高二分班以后,每次考试都是同类班级中最差的。果然,高三摸底考试应验了这个传说,平均分与同类优秀班级相比差了25分。这个结果犹如五雷轰顶啊!接手以后,我就开始观察这个差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一段时间后,我得出结论:这个班没有凝聚力。班集体非常涣散,学生都很懒散,行为习惯非常不好。怎么办呢?我想起李校长的一句话叫:“以形定性”。先规定行为习惯、然后具体布置要求,在班级和寝室展开“标语上墙”的励志活动,不但让班级贴上横幅标语、宿舍也要贴上励志语录。每天三次大喊口号时,让班长领喊,每个人都要发出歇斯底里的声音。然后就是跑操、喊口号、整队形、选领跑。其中,跑操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培养最好的措施,要想让一个班级的成绩好起来就先要让这个班级的学生跑起来。为什么这么说?记得一次例会听校长说起跑操时讲了这么一句话,叫“脚步齐人心就齐,脚步不齐人心就不齐”,凡是口号喊得最响、脚步最齐的班级学生的荣誉感就最强,班主任的德育做的就最好;反之,亦然。除此之外,做好德育工作,在班级认真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找典型、抓典范,哪怕一点优秀的地方就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树立榜样,采取董事长所说的“找优点、只赞扬”的教育方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系列动作以后,班级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懒散习惯一扫而空。所以说,要“以形定性”、激情带动、褒扬鼓劲。让前进的帆船始终鼓满风。首先我们要的就是搞好外在的形象,让外在的形象去感染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以此来促进内在的改变。高中部现在全部执行这个理念,尤其高三的晨读晚读书声琅琅、贯彻楼宇,可谓响遏行云,这难道不是智慧的结晶吗?
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是在有形之处下功夫,在无形之中收获成果。
二、信,就是信义。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老师,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用董事长的话说:“我们都是在做善事。”既然是做善事,那就好好做,切不能做成了坏事,不能误人子弟。说这话或许听者不悦,会站出来反驳,大家天天辛苦备课上课,我怎么可能“误人子弟”呢?这不是笑话吗?其实未必。我们的老师大部分多是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么,何谓“师范”呢?语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而班主任是老师中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一个学生跟着你三年,这三年是他最美好的年龄,也是他行为规范、道德理智慢慢确立奠定的三年,所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风向标。一个班级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三年,三个春秋的耳濡目染,他的行为习惯三年以后和他的 ……此处隐藏3657个字……多么重要。
首先,是用一组血淋淋的数据,证实了那些不守交规的车主的悲惨下场,结果却让我们不寒而栗。那些车主,为了贪图“更快,更方便。”对交通法规是熟视无睹,明知故犯。为了那几秒钟的便利,向着红灯,将油门一踩到底,换来的却是终身的悔恨。
“红灯停,绿灯行。”这句在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交通格言。却并非得到践行。过马路,也并非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安全。即使,你看见人行道灯变绿时,也不要盲目地跑过去。因为那些违规车辆会像一头猛兽般冲向我们,结果也只能是又一场悲剧的发生。
生命不是儿戏,为了你我他的人身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不让危险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德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最近学习了《小学德育》这本书,收获很多,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越看越觉得书中说的有道理,对我们班主任来说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曾经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1)、我们班级利用主题队会时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2)、开展好“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
(2)。继续对学生进行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
(3)、文明礼貌教育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学校、家庭、社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德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
四、走进学生,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加强小学生教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德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听取了学校如何创新开展德育特色的建设报告,参观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和成都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了成都宽窄巷子的川剧文化精髓,学习了如何提高自己演讲能力和技巧的方法。但最让我难忘的事是登青城后山的野外拉练拓展培训活动,活动要求大家徒步从飞泉沟进山爬至白云寺,再从五龙沟下山回到出发点,全程近30公里。
活动开始,在带队的引领下,大家逐渐进入了飞泉沟景区,由于景区阴冷潮湿,路面较滑,有的山路很陡很窄,宽度只能通过一个人,大家互帮互助,你拉一把,他扶一下,一路欢声笑语,相互扶持着翻越一块块巨石,跨过一跳跳沟坎。一开始队伍还算庞大,慢 baihuawen.c n慢地,由于体力原因,队友们渐渐地拉开了距离。在路上大家望着满脸的汗水和兴奋的表情,相互之间亲密的谈笑,使整个爬山过程中充满了温馨、愉快,大家相互搀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充分发扬了团结拼搏、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共同完成了爬山活动。有位老队员说:“登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给我带来了乐趣,愉悦了身心,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心情真是 特别舒畅。”
下午1点多,队员们陆续到达终点,圆满完成拓展培训。通过这次爬山活动,使队员既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又陶冶了性情,切实活跃了队员业余生活,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有团队在,任何艰难险阻和挑战都能从容面对。一句话:只有奋勇攀登,才会一览无限风光。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德育活动方案(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