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初中学生自信心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多篇)

时间:2025-05-01 07:10:41
初中学生自信心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多篇)(全文共12973字)

彭浦四中 洪秋滨

一、问题提出

初三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关键时刻,因为初三年级的同学们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又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在学习上他们把读高中视为自己的目标。因此一进初三学生们个个都雄心勃勃,对考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充满信心,然而读了一段时间后,我却发现他们学习信心不足,出现了许多厌学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经过我的初步分析后,发现这主要与同学们的自信心有关。为此我于6月20日下午进行了一次初三部分学生自信心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经过

1、调查的对象:本校初三(5),(6)班的66名学生。

2、调查的目的:弄清学生的自信心状况,进一步促进自信心的确立。

3、调查的方法:无记名问调查。

4、调查结果:

问卷内容

a

b

c

1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信心的人吗?

有信心

没有信心

有时有,有时没有

18人,27.2%

2人,3%

39人,59.1%

2

你在初二时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

中等

不算好

14人,21%

46人,69.6%

6人,9%

3

初二时你对升学的选择

重点高中

中专

职校

52人,78.7%

10人,15.1%

0

4

你目前的成绩在班级的位置

较好

中等

不算好

14人,21%

37人,56%

13人,19.7%

5

你现在对升学的选择

高中

中专

职校

42人,63.6%

16人,24.2%

10人,39.3%

6

现在你还有信心担任班级现职吗?

有信心

有时有,有时没有

没有

14人,21.2%

26人,39.3%

26人,39.3

7

你的父母对你的期望

高中

中专

职校

62人,93.9%

2人,3%

2人,3%

8

你过去对学习有信心吗?

没有

有时有,有时没有

27人,40.9%

5人,7.5%

34人,51.5%

9

你现在对学习有信心吗?

没有

有时有,有时没有

13人,19.7%

22人,33.3%

33人,50%

10

你觉得目前面临哪方面的困难

学习上

心理上

其他方面

33人,50%

21人,31.8%

12人,18.2%

从这一条条扑面而来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自信心是不足地,其中5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有自信心,有时没有自信心,3%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自信心。究其原因具体体现在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但其核心还是自信心上,下面就具体分析:

三、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析一,请看调查题第(1)题选a,18人,占27、2%;选b,1人,占1、5%;选c,39人,占59、1%,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说自信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它能促进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实现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对于一个初三学生来讲自信心就更为重要了,因为自信心的足与不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59、1%的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呢?从调查题第(4)可以看出:首先,这些学生成绩在班中属于中等而他们的期望是考重高中,这就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使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从。另外对初三学习任务重的困难估计不足,一遇到困难就没有了勇气,怕吃苦,从而使自己打起了退堂鼓,丧失了自信心。

2、意志品质薄弱

析二,请看第(10)题选a,33人,占50%;选b,21人,占31、8%,选c,12人,占18、2%。这条信息又告诉我们,有80%的学生觉得他们在学习和心理上有困难,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意志较薄弱,但自尊心又很强,在受到老师的教育和启发后时常表现出“超度”的热情,也想把学习搞上去但不能持久,遇到一些挫折马上又退缩,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引导热情的帮助,也会使他们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

3、学习不得法,造成“少慢费时”

析三,请看第(9)题选a,13人,占19、7%;选b,22人;占33、3%;选c,33人,占50%;从这条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或者说不会学习。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学习方法或习惯,是大多数人成功的重要途径。古人云:“学贵有方”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教学的重点,不是使学生“学会”多少而是使他们“会学”。然而我们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没有规律,不知该如何学习,因此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少慢费时”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信心。

4、缺少心理自调能力

另外 进入初三以后,一部分学生心理焦虑,他们总认为自己不行、特别是当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付出了比常人多的努力后,发觉自己进步不大时,他们往往会陷入灰暗阴沉的心理境地,这不仅抑制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而且会丧失自信心。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都认识到自信心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促使他们“我能行”,能促进他们成为一名自立、自强的人。

四、对初三学生自信心确立的思考

根据上述的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确立:

(1)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这次调查中反映出,学生们都想上高中,其中有63、3%的学生希望考进重点高中,对于他们的这种学习愿望,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肯定。但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别加以引导。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目标。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我们应该 ……此处隐藏9000个字……干”

学生人数

70

36

122

63

36

百分率( % )

46.7

23.6

81.3

41.8

23.6

(2)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 46.7%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别同学,这些学生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活动中有压迫感,从不愿甚至排斥集体生活; 23.6% 的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 81.3% 学生极少或从来不

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惧怕参加竞赛性活动特别怕人笑话;有 41.8% 的同学消极悲观造成不求上进、被动学习和压抑等健康的心理;而约有 23.6% 的学生结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干”等消极评价,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常常害怕、退缩、易放,而不能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倾向。

四、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 、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强调学生应谦虚,应服从教师,子女听从父母,很少考虑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作为教师和家长很少去关心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而很少提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教育一直以来是在抓升学率,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和尊重,未能正确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等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忽视学生的努力和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学生除非成绩出众,否则难以得到赞扬。这样会造成某些成绩好的学生盲目自满,而更多的学生因在学习中成绩平平而受到批评,或被老师冷落,这样的结果造成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

2 、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1) ( 1 ) 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优

秀的,只是还小。从而过份的纵容和溺爱,使养中处优的孩子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而且易产生优越感,受不了一点委屈。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过份依赖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

(2) ( 2 ) 过高期望或过于严厉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目标,使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会使孩

子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较高,当孩子一出现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挖苦、讽刺,甚至进行棍棒教育。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会怀疑自己和价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败、缺乏自信。

(3) ( 3 ) 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对家长来说激励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这样比

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己的依据,父母的否定与消极评价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己不如人”的消极观点。

五、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1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锻炼机会,培养自信心

在入学之前,学生的成绩平平或有偏科,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甚至有恐惧心理,我们应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过去的成绩,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迎头赶上的,当学生有所进步或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要由浅入深多设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争议去解决问题的难点,对有勇气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比较完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尽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研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2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爱和更多的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可以通过点头、微笑、夸奖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安慰、满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错误,我们要耐心进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们有适度的羞耻感,又不让他们与大家隔离开来。在教育时,应就事论事,不随意论断他的品性。当他做了好事后,应及时予以表扬,既消除同学对他的反感,也使他体验成功的喜悦,渐渐形成自信、勇敢而自制的良好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受挫折,当学生在失败和错误面前,要教育学生不要只看到失败这一结果,而要看到努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敢于面对错误,并且人错误中学习经验和教训,要学会自我调整。

3 、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支持学生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与其他学生一比高低的勇气,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对抗、竞争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动员、鼓励学生参加校运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卡拉 ok 比赛、文艺晚会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我们要重视家访,与家长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正确评价,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教师和家长应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活动、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适度的期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使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感受,增强抗挫能力,培养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

猜你喜欢:

对中学生自信心的调查报告

2014中学生自信心问卷调查

初中学生减负情况的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减负情况的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对策

《初中学生自信心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多篇)(全文共1297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